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49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bái máo  
基本释义:见“白眊”。
读音: máo ér bān  
基本释义:旧指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的剧团。欧阳予倩《屏风后》:“你们不是从 山东 来的吗?知道 济南 有个反对髦儿班的会长没有?”
读音: máo bì  
基本释义:年老而蔽塞。 髦,通“耄”。南朝 宋 颜延之《谢子竣封建城侯表》:“庆重虑愆,恩往惧积,非臣髦蔽,所任图报,岂 竣 庸薄,所能奉服。”
读音: qì rú biàn máo  
基本释义:弁:黑布冠;髦:垂发。 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读音: biàn máo fǎ jì  
基本释义: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读音: jù máo  
基本释义:1.指英俊杰出之士。
读音: jù máo  
基本释义:指英俊杰出之士。
读音: guàn máo  
基本释义:童年的发式。 宋 叶适《谢景思集序》:“谢公 尚童子,脱丱髦,游太学,俊笔涌出。”
读音: máo dié  
基本释义:高年长寿。 髦,通“耄”。清 方履籛《清故江西广信府知府康公神道碑》:“即为设严禁,宣明教,延诱髦耋,賙养贫弱,未及朞月,釐然更悔。”参见“耄耋”。
读音: máo ér xì  
基本释义: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 清 同治、光绪 年间出现于 京 沪 等地,多演唱京剧。清 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 沪 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 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 雅琴 ﹞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 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本作毛儿,因创始的班主为 李毛儿 而得名。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调;后来也在戏院演出,大部唱京戏,小部唱梆子。”一说因演员年幼而技艺皆娴得名。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猫儿戏》:“教坊演剧,俗称为猫儿戏,又名髦儿戏。相传 扬州 有某女子名 猫儿 者,擅此艺,开门授女徒,大率韶年稚齿,婴伊可怜……谓之髦儿戏者,意谓伶之年龄皆幼,技艺皆嫻,且皆由选拔而得,无一滥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