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在中间的组词,共有15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hàn niú chōng dòng  
基本释义: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读音: hàn niú chōng dòng  
基本释义:栋:栋宇,房屋。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读音: chū shēng niú dú  
基本释义: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勇敢大胆、敢做敢为的青年人。褒义词。
读音: chū shì niú dāo  
基本释义: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彩。
读音: wú niú chuǎn  
基本释义:见“吴牛喘月”。
读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基本释义: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读音: chuáng xià niú dòu  
基本释义: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 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读音: chuī niú pāi mǎ  
基本释义: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读音: chuí niú shāi jiǔ  
基本释义: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读音: chūn niú tú  
基本释义:旧时日历的一种。单纸印制,上有象征农事的春牛图案,故称。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顺天府 呈进春牛图。”马烽《三年早知道》:“‘三年早知道’是早年间腊月里卖的一种木板印的春牛图,因为上边附带印着三年的农历,俗称‘三年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