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2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miàn jiāng  
基本释义:亦作“麵浆”。浆糊。《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把药来看玩了一番,又恐怕药气出了,连忙把麵浆来依旧封得紧紧的,原进后房,锁在梳匣内了。”
读音: miàn piàn ér  
基本释义:亦作“麫片儿”。食品名。用面粉做成的薄片。老舍《四世同堂》四八:“韵梅 端着碗进来,不知怎么办好了。叫醒他呢,怕他不高兴;不叫他呢,又怕面片儿凉了。”
读音: miàn hù  
基本释义:1.用面粉加水调成的糊状物。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汤洗疥,拭令乾,煮麵糊,热涂之,即愈也。”引申为糊涂。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麵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读音: miàn hú pén  
基本释义:1.盛放面糊的盆。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坐着个爱钞的寿官厅,麵糊盆里专磨镜。”元 张可久《醉太平·无题》曲:“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麵糊盆,才沾粘便滚。”
读音: miàn hú guǐ  
基本释义:指纸牌。因为纸牌是用面糊粘贴而成的。《镜花缘》第七四回:“你説这麪糊鬼令人恨不恨!教人气不气!再顽半天,我还气成鼓胀病哩。”
读音: miàn lǎo shǔ  
基本释义:面食名。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面老鼠》:“麪老鼠者,以热水和麪,鸡汁滚时,以箸夹入,不分大小,加鲜菜心。曰老鼠,以其形似也。”
读音: miàn guǒ zǐ  
基本释义:油炸的面制品。《红楼梦》第四一回:“又看那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麪菓子,也不喜欢。”
读音: miàn jiǎn  
基本释义:亦作“麵蠒”。 一种包有馅的馒头。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麪蠒,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人日·造面茧》:“《岁时杂记》:人日京都贵家造麵蠒,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餕馅也。名曰探官蠒。”
读音: miàn pù  
基本释义:亦作“麵铺”。即面店。清 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先生尝语 玉裁 云,其年家中乏食,与麵铺相约,日取麵为饔飱,闭户成《屈原赋注》。”参见“麪店”。
读音: miàn xuě  
基本释义:亦作“麵雪”。面粉。面粉细白如雪,故称。清 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糖霜和麵雪,为儿作餦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