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110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ū chá  
基本释义:1.监督察看:派人前往~。
读音: dū chá jǐng  
基本释义: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现场执法、值勤等活动进行监督的警察。
读音: dū chén  
基本释义:即总督。 因上对朝廷,故称。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清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查上年臣 林则徐 先已会同前督臣 邓廷楨、暨臣 豫堃 节次商议及之。”
读音: chéng dū  
基本释义:对于法定赋税、工程劳役、学课等的监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及 虞 夏 殷 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唐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其修整非止乎一身,必将及物也;其程督非务乎一切,必将经远也。”宋 叶适《丁君墓志铭》:“於是时 希亮 年已长,自悔少学不力,竭昼夜读书为文,不啻如严父师在旁程督之。”明 宋濂《重建龙兴奥源寺记》:“於是伐木於林,攻石於山,徵瓦於陶……大师躬程督,几忘食寝。”清 顾炎武《日知录·纺织之利》:“一二年间民亨其利,将自为之,而不烦程督矣。”
读音: dū chī  
基本释义:杖罚;责打。
读音: chī dū  
基本释义:犹笞责。
读音: dū cù  
基本释义:监督催促: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当认真~检查。
读音: gǎng dū  
基本释义:香港总督(简称港督),是香港英国殖民地时期(1842年-1997年),由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共历28任。二战期间的日治时期(1941年─1945年)另有3任总督,皆为日本人,简称“港督”。早期总督都是由英国殖民地部(后称“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的官员出任,1971年以后总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麦理浩勋爵是第一位);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则是政治家,曾任英国保守党主席。
读音: gǎng wù jiān dū  
基本释义:
读音: dū hù gē  
基本释义:南朝 宋 吴 声歌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