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三个字的词语,共有68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ā běn láng  
基本释义:主人。
读音: hǎo bā láng  
基本释义:好巴郎即阿里木·哈力克,中国民间慈善家。
读音: bái shí láng  
基本释义:1.传说中的水神。
读音: bái miàn láng  
基本释义:指纨袴子弟。唐 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堦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麤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唐 白居易《采地黄者》诗:“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觅灯因话·翠娥语录》:“畴昔微通一笑,白面郎争与缠头。”
读音: bái shǒu láng  
基本释义:《汉书·冯唐传》:“唐 以孝著,为郎中署长,事 文帝。帝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后因称年老做官为“白首郎”。唐 杜甫《元日示宗武》诗:“训諭青衿子,名惭白首郎。”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东坡 已报六年穰,惆悵红尘白首郎。”
读音: chè bǐ láng  
基本释义:晋 代 王献之 七八岁时学习书法,其父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復有大名!’”见《晋书·王献之传》。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宋 苏轼《赠王觏》诗:“何人生得寧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读音: bì dùn láng  
基本释义:执楯立于殿陛两侧的侍卫。
读音: lì bù láng  
基本释义:古官名。 东汉 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晋书·毕卓传》:“太兴 末,为吏部郎。”《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上赏 谢朓 之功,迁尚书吏部郎。”胡三省 注:“《唐六典》曰:吏部郎,职在选举。魏 晋 用人,妙於时选,其诸曹郎功高者,迁吏部郎,歷代品秩皆高於诸曹郎。”
读音: rén cáo láng  
基本释义:指户部郎中。 本称“民曹郎”,唐 代因避 太宗 讳,改称“人曹郎”。
读音: shuǐ cáo láng  
基本释义:官名。水部曹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