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两个字的词语,共有117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bá lù  
基本释义:题跋收录。《四游记·八仙求文老子》:“吾今将原著经典,尽行跋録,藏之九重天外,不復与人世作舟楫矣。”
读音: bǎn lù  
基本释义:登记户籍。
读音: bǎo lù  
基本释义:珍藏。
读音: biān lù  
基本释义:1.依次著录之文。
读音: biāo lù  
基本释义:著录。
读音: bù lù  
基本释义:1.登记财物的账目。
读音: cǎi lù  
基本释义:1.采纳录用;采纳。《后汉书·陈蕃传》:“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採録,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唐 蒋防《霍小玉传》:“鄙拙庸愚,不意顾盼,倘垂採録,生死为荣。”
读音: cān lù  
基本释义: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后汉书·安帝纪》:“夏四月丁酉,太尉 冯石 为太傅,司徒 刘熹 为太尉,参録尚书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詔以 司空越 为太傅,与 顒 夹辅帝室,王戎 参録朝政。”《三国演义》第二回:“次日,太后命 何进 参録尚书事,其餘皆封官职。”
读音: chāo lù  
基本释义:抄写。
读音: chāo lù  
基本释义:抄写誊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