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两个字的词语,共有8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bái lán  
基本释义:古时士人的服装。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苏,倾首微笑而去。”宋 叶适《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诗:“白襴已回施,黄氅犹索钱。”《宋史·舆服志五》:“近年品官緑袍及举子白襴下皆服紫色,亦请禁之。”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乌纱小帽耀人明,白襴浄,角带傲黄鞓。”王季思 校注:“《元史·舆服》记:‘宣圣庙 执事,儒服,软脚唐巾,白襴插领,黄鞓角带,皂鞾。’白襴二句,正写当时儒服。”
读音: bì lán  
基本释义:1.绿色的襴衫。为古代执仪仗的卫士所服。
读音: biān lán  
基本释义:见“边栏”。
读音: qún lán  
基本释义:1.裙子;裙幅。
读音: xī lán  
基本释义:明 代的一种制服。
读音: luó lán  
基本释义:古代丝制公服。按官品的高下,有紫襴、绯襴、绿襴等区别。
读音: zào lán  
基本释义: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
读音: páo lán  
基本释义:泛指袍服。 襴,襴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