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两个字的词语,共有28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qīng guī  
基本释义:亦作“青珪”。 古代礼器。用青玉制成,上尖下方。
读音: sì guī  
基本释义:古代贵族祭天所用的礼器。由整块玉雕成,中央为璧,四面锐出为圭,故称。
读音: rì guī  
基本释义:1.古代祭日时所用的玉圭。
读音: zhí guī  
基本释义:1.亦作“执珪”。以手持圭。
读音: wǎn guī  
基本释义:圭之上端浑圆而无棱角、具有柔和光泽者。
读音: xìn guī  
基本释义:相传 周 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信圭为六瑞之一,侯爵所执。信,通“身”。
读音: jiǎo guī  
基本释义:有楞角的圭玉。比喻锋芒。唐 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方世举 注:“角圭,即圭角也。”宋 苏轼《秧马歌》:“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参见“圭角”。
读音: sān guī  
基本释义:亦作“三珪”。三种玉圭,借指公、侯、伯。后亦指高官重臣。
读音: zhēn guī  
基本释义:天子使者所持的符节。
读音: jiè guī  
基本释义:亦作“介珪”。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