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6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méi fǔ  
基本释义:汉 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后因以“眉斧”喻女色。
读音: táng fǔ  
基本释义: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语出《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郑玄 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杀,刃上而长…… 孔子 以为刃上难登,狭又易为功。”清 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春浮(萧伯玉 家园,今为葬地)精舍营堂斧,东壁高楼束 楚 薪。”参见“堂封”。
读音: kuān fǔ  
基本释义:一种宽刃的大斧(如任一种战斧或砍木用的斧)
读音: zhì fǔ  
基本释义:见“鑕鈇”。
读音: zhuī fǔ  
基本释义:椎和斧。亦借指古代仪仗队中持椎斧的人。
读音: shuāng fǔ  
基本释义:现代斧作为武术的器械之一,由于演练起来比较笨重,有的套路已经失传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见。
读音: sāng fǔ  
基本释义:用桑木做柄的斧头。
读音: tú fǔ  
基本释义:不锋利的斧头。
读音: yǎn fǔ  
基本释义:仰斧。指堆土为坟,坟顶窄狭如仰斧形状。
读音: xún fǔ  
基本释义:用斧。《左传·文公七年》:“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者也。必不可。”杨伯峻 注:“《孔子家语·观周篇》引《金人铭》云‘毫末不扎,将寻斧柯’,《晋书·庾旉传》云‘芘焉而纵寻斧柯者也’,皆以‘寻’为动词,则‘寻’当训用。”《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寻斧始於所庇,制国昧於弱下。”李善 注引 贾逵《国语》注曰:“寻,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