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6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gān dé fú  
基本释义:运气学术语。
读音: dì fú  
基本释义:1.大地的符瑞。《宋书·符瑞志中》:“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易·繫辞上》“河 出图,洛 出书”孔颖达 疏引《春秋纬》云:“河 以通乾出天苞,洛 以流坤吐地符。”《新唐书·陈子昂传》:“先王以人之通於天也,於是养其羣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遂。”
读音: jiǔ fú  
基本释义:指符箓。
读音: guān fú  
基本释义:1.旧时阴阳家所谓凶神之一。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天贼、地贼、血支、血忌、归忌、黑道、土瘟、天狗、大败、蚩尤、官符、死炁、飞廉、受死、火星、河魁、鉤绞、焦坎、游祸、灭门、的呼等凶神。”《花城》1981年第6期:“今年运气太坏,怕运里带有官符,经这一回事,明年快就出运,亦不一定。”
读音: dǐng yù guī fú  
基本释义: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读音: hǔ fú  
基本释义:中国古代帝王调兵用的凭证。 用铜铸成虎形,分为两半,两半都铸有相同的铭文,右半存于朝廷,左半交给带兵将帅。调发军队时须持符验合,作为凭证。战国到隋代盛行,唐代改用鱼符。
读音: jīn hǔ fú  
基本释义: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 《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九。”吕向 注:“金虎、竹使符,汉 家符名。”《元史·兵志一》:“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元史·地理志六》:“至元 十七年,命 都实 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 河 源。”亦省称“金虎”。元 萨都剌《送管监司升广西宣慰使》诗:“花驄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
读音: tóng hǔ fú  
基本释义:汉 代发兵所用的铜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史记·孝文本纪》:“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司马贞 索隐:“《汉旧仪》:铜虎符发兵,长六寸……《古今注》云‘铜虎符银错书之’。张晏 云‘铜,取其同心也’。”唐 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诗:“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亦省作“铜符”、“铜虎”。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易简成功,偃铜符於鹤仗。”《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遂授 澄 节、铜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 恒州 事。”清 陈维崧《百字令·送钮书城之任项城》词:“綬染红桃,符分铜虎,差足云豪耳。”
读音: hù fú  
基本释义:发给民户的证券。
读音: hù fú  
基本释义:即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