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3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bái táo  
基本释义: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
读音: shāng dài bái táo  
基本释义:用白色粘土制成的陶器。
读音: cǎi táo  
基本释义: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上面绘有彩色花纹,普遍见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中。
读音: jiè shǒu cǎi táo  
基本释义: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是指安徽省界首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
读音: dài jì táo  
基本释义:(1890—1949)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早年参加同盟会。1924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年南京国民 党政府成立后,在国民政府任考试院院长等。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读音: gāo yáo  
基本释义:传说中东夷族的领袖,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 陶(yáo)。
读音: jiù táo  
基本释义:见“咎繇”。
读音: diào táo  
基本释义:指吊丧。
读音: fù táo  
基本释义:1.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 復陶,翠被,豹舄。”杜预 注:“秦 所遗羽衣也。”孔颖达 疏:“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参阅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斗袚》。
读音: hēi táo  
基本释义: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表面漆黑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