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在中间的组词,共有8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yǔ shāng suí bō  
基本释义:谓注酒于觞,浮于流水,随波传送。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
读音: chēng shāng jǔ shòu  
基本释义:同“稱觴上壽”。汉 崔寔《四民月令》:“子婦孫曾,各上椒酒於其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读音: làn shāng suǒ chū  
基本释义:觞:酒器;滥觞:使酒杯浮起来。 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只能浮起酒杯。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
读音: xián shāng fù shī  
基本释义:握着酒杯作诗。出自《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读音: zuì kě shāng kè  
基本释义:这里最适宜于请客喝酒赏景.
读音: qiū shāng bié liàn  
基本释义:终于看到天空与太阳,一般与拨开乌云连用,比喻坏日子熬出头了。
读音: liú shāng qǔ shuǐ  
基本释义: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宋 苏轼《和王胜之》之二:“流觴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韵,而且有趣。”亦作“流杯曲水”。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流觴”。宋 欧阳修《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巨石镇其中流,平濶如臺,其上可布席而坐,其下可流觴。”朱自清《潭柘寺戒坛寺》:“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那样流觞,怕只有孩子们愿意干。”
读音: yī shāng yī yǒng  
基本释义: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 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