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1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kāng shì  
基本释义:贫民聚居处的代称。 唐 冯贽《云仙杂记·糠市》:“洛阳 振德坊 皆贫民,例享糟糠之薄,贺知章 目为糠市。”
读音: kāng xīng  
基本释义:星名。属箕宿。
读音: kāng dēng  
基本释义: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 吉林 民间多用之。
读音: kāng pí  
基本释义:指麦粒的表皮。
读音: kāng bǐ zài qián  
基本释义: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读音: kāng hé  
基本释义:亦作“糠覈”。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裴駰 集解:“孟康 曰:‘麦糠中不破者也。’晋灼 曰:‘覈音紇,京师谓麄屑为紇头。’”唐 韩愈《马厌穀》诗:“马厌穀兮,士不厌糠籺。”宋 司马光《奉和何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因循恋糠籺,汩没老涂淤。”清 赵翼《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寒士虀盐原易足,少年糠覈已粗偿。”
读音: kāng bǐ  
基本释义:1.亦作“糠秕”。谷皮和瘪谷。
读音: kāng xī  
基本释义: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宋 苏轼《吴中田妇叹》诗:“汗流肩赬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宋 陆游《太息》诗之二:“仕宦十五年,曾不饱糠粞。”清 唐孙华《米贵》诗:“穀飞化为蛊,曾不留糠粞;官吏恣侵食,穿穴久成蹊。”
读音: kāng mí  
基本释义:指极粗恶的食物。
读音: kang dou bu shan  
基本释义: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 形容生活十分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