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374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hóng sī shí  
基本释义:我国 山东省 青州市 所产的砚石。 石质赤黄,有红纹如丝,萦绕石面,故名。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欧公《研谱》,以 青州 红丝石为第一。”参见“红丝砚”。
读音: hóng sī yán  
基本释义:见“红丝砚”。
读音: hóng sī yàn  
基本释义:亦作“红丝研”。我国出产的一种名砚。用 山东省 青州市 所产的红丝石琢制而成。宋 杜绾《云林石谱·红丝石》:“青州 益都县 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縈绕石面而稍輭,扣之无声。琢为研,颇发墨。但石质燥渴,须先饮以水,久乃可用。”宋 晁冲之《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清 孔尚任《桃花扇·题画》:“那 香君 呵!手捧着红丝砚,花烛下索诗篇。”清 龚自珍《惜分钗》词:“明窗掩,重帘软,炉香自炙红丝砚。”
读音: hóng wán àn  
基本释义:晚 明 宫廷三案之一。 明光宗 于 泰昌 元年(公元1620年)即位后数日即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 崔 文昇 下泻药,病益剧。鸿胪寺丞 李可灼 进红丸,自称仙方。光宗 服一丸,稍觉舒畅。又命进一丸,明日天未明即死去。当时有人疑系已故 明神宗 的 郑贵妃 指使下毒,朝野议论不一。后 崔文昇 发遣 南京,李可灼 遣戍。魏忠贤 专政时翻案,免 李可灼 戍,擢 崔文昇 总督漕运。红丸案与“梃击案”、“移宫案”合称为晚 明 三案。三案之争,明 亡始止。参阅 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三案》。
读音: hóng dān dān  
基本释义:犹言红彤彤。
读音: hóng shì  
基本释义:指男女婚事。
读音: hóng yún yàn  
基本释义:南汉 刘鋹 每年于荔枝熟时设宴款客,故称。 宋 陶穀《清异录·果》:“岭 南荔枝固不逮 闽 蜀,刘鋹 每年设红云宴,正荔枝熟时。”宋 顾文荐《负暄杂录·欐枝》:“南汉 刘鋹 每岁设红云宴,则窗外四壁悉皆荔枝,望之如红云然。”参见“红云”。
读音: hóng tíng  
基本释义:1.红色的亭子。
读音: hóng rén  
基本释义:1.称受宠信或重用的人。
读音: hóng sǎn  
基本释义:亦作“红繖”。红色伞盖。我国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一种仪仗,以罗、绢制成。有黄、红、蓝诸色,以黄、红为贵。五代 和凝《宫词》之六五:“天街香满瑞云生,红繖凝空景日明。”《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 人持御衣、红繖来,设於次外。”《老残游记》第六回:“那轿夫便将轿子搭到阶下,前头打红伞的拿了红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