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0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lán zhōu  
基本释义: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读音: mèng lán  
基本释义:《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鯈。 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名之曰 兰。”后因称妇人怀孕为“梦兰”。北周 庾信《奉和赐曹美人》诗:“何年迎 弄玉,今朝得梦兰。”唐 杜甫《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读音: lán yè  
基本释义: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南朝 齐 谢朓《七夕赋》:“嗟兰夜之难永,泣会促而怨长。”宋 杨亿《戊申年七夕》诗之三:“兰夜沉沉鵠漏移,羽车云幄有佳期。”
读音: lán zhǐ  
基本释义:兰草与白芷。 皆香草。
读音: lán zé  
基本释义:1.长兰草的沼泽。
读音: wán lán  
基本释义: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蔓生,夏日开白色小花。子实、茎可供药用。
读音: lán yuè  
基本释义:指农历七月。
读音: lóng lán  
基本释义:兰的一种。
读音: yú lán  
基本释义:见“盂兰盆”。
读音: sài lán  
基本释义:草兰的一种,亦名珍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