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0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lán mèng  
基本释义:《左传·宣公三年》:“初,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鯈 。 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后因以“兰梦”为得子的征兆。 唐 元稹 《感逝》诗:“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宋 陆游 《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词之二:“消魂处,是鱼牋不到,兰梦无凭。” 明 何景明 《贺汝济生子》诗:“夜夜生兰梦,年年种玉心。”
读音: mò lán  
基本释义:1.墨画的兰。
读音: lán zhī  
基本释义:1.兰草与灵芝。
读音: lán tíng  
基本释义: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羲之 作《兰亭集序》。
读音: lán yù  
基本释义:1.旧时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读音: lán shí  
基本释义:谓如兰之芳香,石之坚贞。 喻节操高尚。
读音: lán tái  
基本释义:1.战国 楚 台名。 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宋玉、景差 侍。”李周翰 注:“兰臺,臺名。”唐 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楚国 兹故都,兰臺 有餘址。”
读音: yī lán  
基本释义:1.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
读音: shù lán  
基本释义:植兰。
读音: mù lán  
基本释义:犹沐芳。兰,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