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72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gōng dú xué xiào  
基本释义: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青少年进行专门教育的学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除与普通学校设有相同课程外,还专门增设了法制教育课程及劳动技能课程。
读音: qín gōng zhù xué  
基本释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人民日报》1985.7.26:“近年来,大中学生中的‘勤工’活动,已不是为了‘俭学’,而是为了‘助学’。从自强自立这一点上看,‘勤工助学’比过去的‘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解放日报》1985.12.7:“一年来,复旦大学已有两千多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入。”参见“勤工俭学”。
读音: fú dòng gōng zī  
基本释义:
读音: gōng yè diàn shì  
基本释义:
读音: gōng rén yùn dòng  
基本释义:通常指在资本主义社会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工人阶级反对本国或外国的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争取解放的革命运动。 多采取经济罢工、政治罢工、游行示威等形式。
读音: fēng dòng gōng jù  
基本释义: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工具的统称。压缩空气使活塞等机件产生不同的运动来进行工作。作直线往复运动、产生冲击力的,有风镐、风动凿岩机、铆钉机等。产生压力的,有压力机、千斤顶、升降机等。产生旋转动的,有风钻、风动砂轮机等。
读音: gōng yè shè huì  
基本释义:在西方社会学中指继农业社会以后的社会。其特征为:(1)工业本身的机械化、科学化;(2)生产事业的企业化、资本化;(3)组织管理的标准化、合理化;(4)交通运输的机械化、动力化;(5)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以及大批大城市的出现。
读音: zhōng guó gōng rén  
基本释义:周刊。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罗章龙主编。1925年5月成为中国总工会机关报,同月停刊。1928年12月在上海秘密复刊,1931年停刊。
读音: tiě lù zhí gōng  
基本释义:被雇在铁路上工作的人。
读音: fáng yù gōng shì  
基本释义:建在防守区以外的小型防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