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7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fú lǎng zào bái  
基本释义:(今读fú)谓 晋 苻朗 善识味,食鹅能知其毛色之事。
读音: huán fú biàn yě  
基本释义:遍地都是象萑苻那样的盗贼窝。形容盗匪横行,出没各处,天下不宁。
读音: huán fú  
基本释义:1.泽名。《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 多盗,取人於 萑苻 之泽。”杜预 注:“萑苻,泽名。於泽中劫人。”一说,凡丛生芦苇之水泽皆可谓之萑苻之泽,见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后以称盗贼出没之处。明 吴承恩《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盗息萑苻,净扫鼪鼯之跡;讼清枳棘,坐消雀鼠之风。”清 招广涛《募兵》诗:“不见萑苻中,流劫日纵横。”
读音: fú qín  
基本释义:(今读fú)晋 时五胡十六国中之 前秦。 为 苻氏 所建,故称 苻秦。
读音: fú lí  
基本释义:1.蒲草名。茎可编席。
读音: fú xióng  
基本释义:(?-354)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统军将领。略阳监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氐族。前秦开国主苻健弟,苻洪之子。史称其少善兵书,多谋略,便弓马,有政术。初领兵破败杜洪,立足关中,功劳殊优。东晋永和七年(351),苻健即皇帝位,受拜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雍州刺史,封东海王。
读音: lú fú  
基本释义:即芦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