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ān dèng  
基本释义:套在骡马上用于坐与踩的器具。
读音: dèng bàng  
基本释义:古代一种棒形武器,其一端饰马镫形铜制品。后用作仪仗。
读音: biān dèng  
基本释义:1.亦作“鞭蹬”。亦作“鞭凳”。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截镫留鞭》:“姚元崇 初牧 荆州,三年,受代日,闔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鐙,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宋 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之一:“纷纷等儿戏,鞭鐙遭割截。”
读音: zhí biān zhuì dèng  
基本释义: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读音: jī biān chuí dèng  
基本释义: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读音: jié dèng liú biān  
基本释义: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截镫”。
读音: bō dèng fǎ  
基本释义:书法用语。指作字运笔的方法。各家解说不同,大致可分三说:(1)唐 林韫《拨镫序》:“鐙,马鐙也,盖以笔管著中指、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鐙也。足踏马鐙浅则易转运,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2)《说郛》卷二九引 宋 陈宾《桃源手听·书法》“钱邓州 若水 尝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 陆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枑,用笔双鉤,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3)明 杨慎《拨镫法》:“鐙,古灯字,拨鐙、画沙、悬针、垂露,皆諭言。拨鐙如挑灯,不急不徐也。”
读音: dèng chú  
基本释义:一种锄草农具。其首形如马镫,故称。
读音: chuán dèng  
基本释义:见“传灯”。
读音: dèng gǔ  
基本释义: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外面跟砧骨相连,里面的一端跟内耳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