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28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xíng tǒng  
基本释义: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 唐 至 宋,历代沿袭。始于 唐宣宗 大中 年间的《大中刑法统类》,现仅存《宋刑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命御史知杂事 张湜 等训释,详定为刑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刑统皆 汉 唐 旧文,法家之五经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周世宗 令御史 张湜 等注释删节,王溥、范质 等据文评议,详定为《刑统》二十一卷。”
读音: xíng tú  
基本释义:1.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 使者如 梁,孙臏 以刑徒阴见。”唐 李白《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秦始皇 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 湘神 表示皇帝的威力。”
读音: xíng tú zhuān  
基本释义:东汉 时代埋葬刑徒时所刻的文字砖,和刑徒一同埋入坑内。上刻刑徒部属、来自何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内容。
读音: yǒu qī tú xíng  
基本释义: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读音: tǔ xíng  
基本释义:见“土形”。
读音: sī xíng  
基本释义:官名。
读音: sǐ xíng  
基本释义: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读音: xiáng xíng sì  
基本释义:官署名。 即大理寺。唐 龙朔 二年改称。《新唐书·百官志三》:“龙朔 二年,﹝大理寺﹞改曰详刑寺。”
读音: sì xíng  
基本释义:最重的刑罚,死刑。
读音: xíng xiè  
基本释义:用刑具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