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使 "字的组词,共有48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yán shǐ  
基本释义:信使,使者。
读音: shǐ xiào  
基本释义:南宋 时民兵名称。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议者以 濠 、 楚 使効多代名,自今逃死,须言上乃得收。既有旨,公言:‘ 乾道 初,招 魏胜 、 郭昇 、 张荣义 ,从人给田,勿课役,勒五部月一至州,习射犒激,名曰使効,盖 陕西 弓箭手法也,纔三百餘人耳。州县恶其獷鋭难制,死亡不復补,甚者抑不令赴州,失本意矣。’”
读音: wú shǐ  
基本释义:喻不能。
读音: xiàng shǐ  
基本释义:犹假使。《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及 契丹 主入 大梁,谓 李崧 曰:‘曏使 晋 使再来,则南北不战矣。’”宋 司马光《范景仁传》:“呜呼!曏使 景仁 枉道希世以得富贵,蒙屈辱,任忧患,岂有今日之乐邪?”
读音: xún shǐ  
基本释义:官名。祭祀朝会时,掌察百官、正仪法、纠违失。例以御史充之。《宋史·职官志四》:“凡祭祀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咸平 四年,以御史二人充左右巡使,分纠不如法者。文官,右巡主之,武官,左巡主之;分其职掌,纠其违失,常参班簿、禄料、假告皆主之。”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余为郎官时,尝遇视朔过殿。有御史为巡使者,法当独立於殿庭之南,北向,以察百官失仪。”
读音: yàn shǐ  
基本释义:送信的使者。
读音: shǐ fù  
基本释义:1.副使,正使的属官。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契丹 历法与本朝素差一日, 熙寧 中, 苏子容 奉使贺生辰,适遇冬至,本朝先 契丹 一日,使副欲为庆,而 契丹 馆伴官不受。”
读音: xián shǐ  
基本释义:1.亦作“间使”。 密使。暗中派往敌方进行反间或侦察等活动的使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范阳 辩士 蒯通 説 信 曰:‘将军受詔击 齐 ,而 汉 独发閒使下 齐 ,寧有詔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先是, 护 母 阎姬 与皇第四姑及诸戚属,并没在 齐 ,皆被幽縶。 护 居宰相之后,每遣间使寻求,莫知音息。”《旧唐书·窦建德传》:“又遣间使约 世充 共为表里。”
读音: zhēng shǐ  
基本释义:征召的使者。
读音: shǐ yì  
基本释义:1.驿站传送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