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0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ào dì  
基本释义: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
读音: sào jìng  
基本释义:谓聚集境内全部兵力。 《明史·外国传九·瓦剌》:“明年夏,驻蹕 忽兰忽失温。三部埽境来战。”
读音: diàn sào  
基本释义:见“电扫”。
读音: sào guǐ  
基本释义:扫除车轮经过的痕迹。喻与外人断绝交往。
读音: hé sào  
基本释义:古代治河工程中所用的埽料。亦指用埽料修成的堤坝。
读音: fàn sào  
基本释义:亦作“氾埽”。 亦作“氾扫”。洒扫。
读音: fàn sào  
基本释义:1.亦作"泛埽"。 亦作"泛扫"。
读音: zhuāng sào fū  
基本释义:清 代河工的一种。掌理堤岸的桩埽。
读音: sào jì  
基本释义:绝迹。清 钱学纶《语新》卷上:“妇女则服役神之夫人,当时不过一二老嫗……自二十年来,花团锦簇,变为一班少妇,老嫗自以为羞,渐渐埽迹。”
读音: sào xué lí tíng  
基本释义:谓扫荡其巢穴,犁平其庭院。比喻摧毁敌方。《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説道:‘有此機會,埽穴犂庭,指顧間事。我那天馬用得著了。’”王闿运《陈夷务疏》:“假令 中國 得其船砲,習見其風俗,遂可以深入其阻,埽穴犂庭;則易地而觀,天下之憂,未可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