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9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náo bó  
基本释义:大型的钹。
读音: zhì náo bó  
基本释义:闽南宗教民俗“做功德”过程的“普施”法事活动中的一项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项目。
读音: náo bù  
基本释义:指乐府中以铙歌为主要内容的鼓吹曲。
读音: náo chuī  
基本释义:1.即铙歌。 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读音: xiāo náo gē  
基本释义:军乐名。相传 黄帝 命 岐伯 所作。
读音: náo gǔ  
基本释义:1.乐器中鼓的一种。唐 时大驾出行,卤簿鼓吹,有前后两部,皆有铙鼓十二。又凯旋入京都,行献俘仪,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亦有铙鼓。见《新唐书·仪卫志下》。《文献通考·乐九》引《唐六典》:“凡军鼓之制有三:一曰铜鼓,二曰战鼓,三曰鐃鼓。”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歌诗鐃鼓间,以壮我之戎。”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郑戩 ﹞置酒高会,旗帜絳野,鐃鼓聒天,虏众十万不敢动。”
读音: náo guǎn  
基本释义:鼓吹中的横笛。亦借指鼓吹曲。
读音: jīn náo  
基本释义:1.即铙。 古军乐器名。“四金”之一。
读音: míng náo  
基本释义:敲击铜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