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赤老

[chì lǎo]  

赤老 基本解释

[chìlǎo]

1.宋时对军人的鄙称。

2.亦作“赤佬”。方言。詈词。意为“鬼”、“无赖”等。有时也用于戏谑。

赤老 详细解释

  1. 宋时对军人的鄙称。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都下鄙俗,目军人为赤老,莫原其意,缘尺籍得此名耶?狄青自延安入枢府,西府迓者累日,不至,问一路人,不知乃狄子也,既云‘未至’,因谩駡曰:‘迎一赤老,累日不来。’”

  2. 亦作“赤佬”。方言。詈词。意为“鬼”、“无赖”等。有时也用于戏谑。

    叶紫《校长先生》:“早晨头死脱,夜里厢变赤老!”茅盾《子夜》十三:“天杀的强盗、赤老,平白地来寻事,抢了我的落花生,还说要捉我到行里去吃官司!”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小三这赤老,也是朝着我傻笑。”陆文夫《小巷深处》:“于是回敬对方一连串下流的咒骂:‘寿头、猪猡、赤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