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三八线

[sān bā xiàn]  

三八线 基本解释

[sānbāxiàn]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1945年7月美苏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协议,以北纬38°线作为苏美在朝鲜半岛对日受降范围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三八线由此而得名。三八线后成为南北朝鲜的大致分界线。

三八线 详细解释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

  2. 指一般分界线。

    胡廷楣《小小戏台》:“记得我们班上有个淘气的男生,分男女生,分得最厉害了。除了桌上天天要划三八线之外,出去春游什么的从来不和女生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