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三七

[sān qī]  

三七 基本解释

[sānqī]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30—60厘米,掌状复叶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根状茎和肉质根供药用,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等作用。

三七 详细解释

  1. 二百十年。

    《汉书·路温舒传》:“温舒从祖父受历数天文,以为汉厄三七之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三七,二百一十岁也。自汉初至哀帝元年,二百一年也,至平帝崩二百十一年。”汉陈琳《神女赋》:“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宋书·符瑞志上》:“讖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太平天囯洪仁玕《诛妖檄文》:“三七之妖运告终,九五之真人已出。”

  2. 二十一岁。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清无名氏《绣香囊》弹词:“二八登科标名早,三七入试举孝廉。”

  3. 人死后廿一日。

    《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巴金《家》三七:“珏真可怜,她死了快到三七了,我们家里的长辈除了妈同姑妈,就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

  4. 三魂七魄。

    晋葛洪《抱朴子·地真》:“故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5.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三七》:“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説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