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字开头的成语,共有22个成语 点击查看成语解释及典故
读音: shěn zào chǎn wā  
基本释义:
[ shěn zào chǎn wā ]

灶淹没于水中,日久致孳生青蛙。形容水患严重。《国语·晋语九》:“﹝ 趙襄子 ﹞乃走 晉陽,晉 師圍而灌之,沈竈産鼃,民無畔意。”韦昭 注:“沈竈,懸釜而炊也。産鼃,鼃生於生竈也。鼃,蝦蟆也。”亦作“沈竈生鼃”。晋 成公绥《阴霖赋》:“百川泛濫,潢潦横流,沈竈生鼃,中庭運舟。”

读音: shěn zào shēng wā  
基本释义:
[ shěn zào shēng wā ]

见“沈竈産鼃”。

读音: shěn fēng jìng tuò  
基本释义:
[ shěn fēng jìng tuò ]

亦作“沉烽靜柝”。烽火熄灭,柝声寂静。喻边疆无战事。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圍泰,沈烽静柝八荒寧。”一本作“沉烽静柝”。

读音: shěn zhe tòng kuài  
基本释义:
[ shěn zhe tòng kuài ]

见“沈著痛快”。

读音: shěn yāo pān bìn  
基本释义:
[ shěn yāo pān bìn ]

沈腰,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潘鬓,潘岳的鬓发中年已斑白。沈腰潘鬓比喻男子的身体瘦弱,早生白发。亦作“潘鬓沈腰”。

读音: shěn zhōu pò fǔ  
基本释义:
[ shěn zhōu pò fǔ ]

《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后用“沈舟破釜”表示决一死战。明 朱鼎《玉镜台记·燃犀》:“齧雪餐風,沈舟破釜,敢辭金革苦。”明 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念上游父老夾道遮留,奮不顧身,沈舟破釜,與虜轉戰兩旬,終於援絶勢孤,遂至潰敗。”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沈镇东封尚义伯非保定》:“﹝ 沈鎮東 ﹞欲令諸帥畢西渡,沈舟破釜。”参见“破釜沈舟”。

读音: shěn shī rèn bǐ  
基本释义:
[ shěn shī rèn bǐ ]

1.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指无韵之文。

2.用以泛指诗文。

读音: shěn móu yán lǜ  
基本释义:
[ shěn móu yán lǜ ]

犹深谋熟虑。宋 苏舜钦《复辨》:“不親煩務,而專以沈謀研慮,將以鼓舞天下之民,以行乎事業也。”亦作“沈謀重慮”。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阮文达公拟疏》:“是沈謀重慮,制勝萬里,師徒不勞,兵矢未折,功莫偉焉。”

读音: shěn móu zhòng lǜ  
基本释义:
[ shěn móu zhòng lǜ ]

见“沈謀研慮”。

读音: shěn yù dùn cuò  
基本释义:
[ shěn yù dùn cuò ]

深沉蕴藉,抑扬有致。《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至沈鬱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臯 可企及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沈鬱頓挫,哀而不傷,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言也。”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女﹞彈《湘妃怨》一曲,沈鬱頓挫,如泣如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