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四个字的词语,共有58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òng nǎo huì yì  
基本释义:可自由发想,不受限制的讨论会议。
读音: wú kě fēi yì  
基本释义: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读音: xīn fēi xiàng yì  
基本释义: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读音: fú lì zhēng yì  
基本释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用于帮助职工及其家属和举办集体福利事业的费用发生的劳动争议。
读音: yuán zhuō huì yì  
基本释义:一种会议形式,用圆桌或把席位排成圆圈,以表示与会各方席次不分上下,一律平等。 相传创始于5世纪的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
读音: lián xí huì yì  
基本释义:不同的单位、团体为了解决彼此有关的问题而联合举行的会议。
读音: lú shān huì yì  
基本释义: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原定议题为总结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纠正“左”的错误。会议前期按此精神进行。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陈述他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意见,未被毛泽东接受,反被指责为向党进攻。此后会议转成对彭的批判。8月2—16日,中央召开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把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不同意见者打成了“反党集团”。并决定在全党开展反右倾斗争。这次会议压制和打击了党内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的同志,助长了个人崇拜和专断作风。是党内民主生活的一大失误,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读音: kuò dà huì yì  
基本释义:除原有成员外吸收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人民日报》1987.1.17:“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举行扩大会议。”如:常委扩大会议;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读音: dà lù huì yì  
基本释义:
读音: yù qián huì yì  
基本释义:君主或摄政的太后召集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