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三个字的词语,共有49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yù mén guān  
基本释义:古关名。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和敦煌西南的阳关同为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六朝时关址东移至晋昌城(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倒塌废弃。
读音: yàn mén guān  
基本释义: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在山西北部,古为晋北交通及军事要地。
读音: niáng zǐ guān  
基本释义:地名。 一称 苇泽关。在 山西省 平定县 东北,河北省 井陉县 西。相传 唐 平阳公主 率娘子军驻此,故名。历 宋 至 明,并为军事要戍。
读音: lóu shān guān  
基本释义:一称 娄关、太平关。 在 贵州省 遵义市 北 大娄山 中。为 黔 北险地。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毛泽东 有《忆秦娥·娄山关》词。
读音: yǒu yì guān  
基本释义: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关口。 在广西凭祥市西南中、越边境处。曾名镇南关、睦南关,1965年改今名。清末冯子材率军民在此取得抗法战争大捷。湘桂铁路终点。有铁路和公路通往越南。
读音: píng xíng guān  
基本释义:古称瓶形寨,在山西省繁峙东北边境,歼敌 3000 多人,八路军 115 师曾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1937 年 9 月,金时称瓶形镇,清时称平型岭关,古代长城关口。
读音: dà sǎn guān  
基本释义:关名。在 陕西 宝鸡 西南的 大散岭 上。也称 散关。
读音: xiān xiá guān  
基本释义:关名。在 浙江省 江山县 南 仙霞岭 上。详“仙霞岭”。参阅《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一》。
读音: guò wǔ guān  
基本释义:1.一种用骨牌解闷的游戏。《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因此扎在他那间屋里,却坐又坐不安,睡又睡不稳,没法儿拿了一牀骨牌左一回右一回的过五关儿。”沈从文《元宵》十三:“白天 阿秋 不唱戏,我就同她两个人捉皇帝,过五关。”
读音: tiān jǐng guān  
基本释义:又名 太行关。在今 山西 晋城县 南 太行山 顶,因关南有 天井泉 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 太行 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宋 靖康 元年改称 雄定关,元 末亦名 平阳关。《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幸 东阿,北登 太行山,至 天井关。”李贤 注:“今 太行山 上,关南有 天井泉 三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