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三个字的词语,共有82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fǎng sòng zì  
基本释义:即仿宋体。 详该条。
读音: huì yì zì  
基本释义: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
读音: tóng huó zì  
基本释义:铜制的印刷活字。 公元1403年,朝鲜 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 明 代 弘治 正德 年间(1488-1521年),在 无锡、常州、苏州、南京 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清 雍正 四年(1726年),武英殿 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清会典事例·内务府三十·武英殿库作》:“铜字库,库掌一员,拜唐阿二名,专司铜字铜盘及摆列等事。”
读音: qiān huó zì  
基本释义:即铅字。
读音: hēi tǐ zì  
基本释义:笔画特别粗的一种铅字字体。
读音: hóng yī zì  
基本释义:传统戏中所用一字形的假须,红色。 黑色者称黑一字。均为上唇短髭,连鬓。带此须者,多为莽壮而不修边幅的角色,如《战宛城》中的 典韦。
读音: tōng jiǎ zì  
基本释义:古书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叫做通假字。如《论语·阳货》“归孔子豚”,“归”假借为“馈”(赠的意思),“归”为通假字。
读音: lěng pì zì  
基本释义: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
读音: jiǎn tǐ zì  
基本释义:用简体写法写出的汉字,如刘(劉)、灭(滅)等。
读音: tiē nǐ zì  
基本释义:古代信仰民俗,起于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