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两个字的词语,共有170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é jǔ  
基本释义:犹善行,美善的措施。谓以贤德为标准荐举人才。南朝 梁 任昉《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若使 賁 高 延陵 之风,臣忘 子臧 之节,是废德举,岂曰能贤。”《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杨伯峻 注:“穆公 之意,盖以让国是德,宣公 以国让於己,己亦让位於人,是光昭先君之德举。己不让,则是废弃此德举。”
读音: dēng jǔ  
基本释义:往上飞升。
读音: jiū jǔ  
基本释义:亦作“糺举”。督察举发。《后汉书·桓帝纪》:“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糺举诸郡,絶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北齐书·窦泰传》:“泰 以勋戚居臺,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宋 欧阳修《再论按察官吏状》:“乞朝廷选差按察使,糺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覈以闻。”
读音: jiǔ jǔ  
基本释义:1.谓九次举牲。
读音: jiù jǔ  
基本释义:指参加科举考试。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王云鹤》:“年未四十,丧妻不娶,亦不就举,独处一室中,如僧。”
读音: zhuàng jǔ  
基本释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史无前例的~。
读音: yì jǔ  
基本释义:为正义或公益的事情而采取的行为。
读音: shèng jǔ  
基本释义:盛大的活动。
读音: kē jǔ  
基本释义:从隋唐到清代朝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读音: liè jǔ  
基本释义:一个一个地举出来:~事实。指示中~了各种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