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两个字的词语,共有85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hù gōu  
基本释义:门环。借指门户。
读音: liáo gōu  
基本释义:1.亦作“撩钩”。
读音: shěn gōu  
基本释义:投鱼钩于水。 亦谓钓鱼。
读音: yán gōu  
基本释义:唐 颜杲卿,玄宗 时为 常山 太守。天宝 十四年起兵讨 安禄山,次年为 史思明 所执,骂贼不屈,安禄山“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杲卿 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鉤”为忠烈不屈的典故。元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颜 鉤凛忠劲,杜 诗蔚骚雅。”
读音: xiāng gōu  
基本释义:1.挂上香饵的钓鱼钩。
读音: chú gōu  
基本释义:锄头和镰刀。泛指农具。
读音: tù gōu  
基本释义:弯月。
读音: tuó gōu  
基本释义:弯钩。
读音: hé gōu  
基本释义:使割倒在地上的禾或草聚拢的一种农具。
读音: lún gōu  
基本释义:亦作“轮鉤”。钓竿上装有小轮以收卷钓丝的钓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波上惟见一人,唱謳歌而拨棹,手持轮钩,欲以(似)鱼(渔)人。”蒋礼鸿 通释:“现在 浙江 金华 人所用的钓竿,钓丝很长,头上装有好几枚双尖钓钩,可以下到很远的地方,而於近钓竿把手处装置直径三四市寸的小轮,用来收捲钓丝。这种情形,和变文所説‘收轮捲索’相合,应是轮钩的遗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轮鉤。无端摆断芙蓉朶,不得清波更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