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 "组词两个字的词语,共有38个组词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kǒu zhī  
基本释义:1.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
读音: kuàng zhī  
基本释义:凡士林。
读音: níng zhī  
基本释义:凝固了的油脂,多用来比喻洁白细嫩的皮肤:肤如~。
读音: lín zhī  
基本释义:含磷酸的脂类。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动物的脑、肝、卵等含量较多,植物以种子含量较多。如脑磷脂、卵磷脂等。
读音: líng zhī  
基本释义:即五灵脂。 为寒号虫的粪便,其色漆黑,故用以喻墨色。
读音: miàn zhī  
基本释义:润面的油脂。
读音: mín zhī  
基本释义: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朘民膏,剥民脂,官府直如盗贼。”川剧《谭记儿》第三场:“贪恋酒色,不理民情,荒怠政务,勒索民脂。”参见“民膏民脂”。
读音: rán zhī  
基本释义:泛指点燃火炬、灯烛之属。
读音: nǎo zhī  
基本释义:中医病名。指白内障。
读音: pí zhī  
基本释义:指人或动物的皮肤分泌出来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