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5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wén dú  
基本释义:1.公文、书信的总称。
读音: shū dú  
基本释义:书信。
读音: jìn dú  
基本释义:1.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读音: jiǎn dú  
基本释义: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后来也指称书信。
读音: hán dú  
基本释义:书信;信件。
读音: lěi dú  
基本释义:形容文字众多。
读音: mù dú  
基本释义: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叶》:“牒则木牘一版之称。”洪楼《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从墓中出土木牍得知,墓的埋葬时间是 汉文帝 初元 十二年。”
读音: zòu dú  
基本释义:1.书写奏章的简牍。
读音: jiān dú  
基本释义:信札。
读音: gān dú  
基本释义:书札。《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竿牘,谓竹简为书,以相问遗。”宋 陆游《与建宁苏给事启》:“小夫之竿牘自见,姑少述於万分。”《明史·丘橓传》:“﹝御史巡方﹞甫临所部,而请事之竿牘,又满行臺。”清 钱谦益《文肃王公行状》:“三年外计,邸舍萧然,苞苴竿牘,絶迹庭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