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1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píng yú  
基本释义:清 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 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 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 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 二年,四川省 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条鞭法,名为永不加赋,而耗羡、平餘,犹在正供之外。”
读音: ráo yú  
基本释义:富饶馀裕。
读音: yóu rèn yǒu yú  
基本释义:《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位厨师宰牛的技术很熟练,刀子能在牛骨缝儿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阻碍,还显得大有余地。后用以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游:移动。有余:有余地。
读音: yíng rèn yǒu yú  
基本释义: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读音: rì yú  
基本释义:指夕阳。
读音: qí yú  
基本释义:指示代词。剩下的:除了有两人请假,~的人都到了。
读音: qí yú  
基本释义:多馀,富馀。
读音: qì yú  
基本释义:1.抛弃多馀之物。
读音: rùn yú  
基本释义:1.农历一年和一回归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史记·历书》:“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餘。”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以岁之餘为闰,故曰闰餘。”《汉书·律历志下》:“盈章岁得一,名曰积月,不盈者名曰闰餘。闰餘十二以上,岁有闰。”
读音: sān yú  
基本释义: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餘。’或问三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