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8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hòu táo  
基本释义: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制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西王母做寿,设蟠桃会招待群仙,所以一般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品。
读音: qiè táo  
基本释义:传说 西王母 所居 瑶池 有桃树,三千年一结实。汉武帝 时,东方朔 尝三次偷食之。事见《汉武故事》。后以“窃桃”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唐 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读音: shén táo  
基本释义:桃枭的别名。 即干结于树,经冬而不落的僵桃。
读音: suí shān táo  
基本释义:古代传说的仙桃。
读音: tōu táo  
基本释义:古神话,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唐 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蓬莱 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宋 王禹偁《代答》诗:“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明 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儿。”清 赵翼《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诗》诗:“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来。”
读音: tóu zhī yǐ táo  
基本释义: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读音: tóu wǒ yǐ táo  
基本释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读音: sì táo  
基本释义:山桃。
读音: xīn táo  
基本释义:新的桃符。古代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宋 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音: yīng tao  
基本释义:yīng táo的又音。义同“樱桃yīng t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