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92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gěi sù  
基本释义:发给粮食。 《新唐书·食货志三》:“关中 为 吐蕃 蹂躪者二十年矣,北至 河曲 人户无几,诸道戍兵月给粟十七万斛,皆糴于 关中。”
读音: dào sù  
基本释义:粮食的总称。
读音: dēng sù  
基本释义:草名。
读音: gǔ sù  
基本释义:谷类的总称。《后汉书·樊準传》:“準 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期年间,穀粟丰贱数十倍。”《宋史·儒林传六·陈亮》:“穀粟、桑麻、丝枲之利,岁耗於一岁;禽兽、鱼鳖、草木之生,日微於一日。”《元史·庆童传》:“脱脱 以太师、右丞相统大兵南征,一切军资、衣甲、器仗、穀粟、薪藁之属,咸取具於 江 浙,庆童 规措有方,陆运川输,千里相属,朝廷赖之。”
读音: gù sù  
基本释义:陈粟。
读音: guān sù  
基本释义:官府的谷物。
读音: fèng guān sù  
基本释义:传说中的一种粟子。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宣帝 地节 元年,乐浪 之东,有 背明 之国,来贡其方物……有凤冠粟,似凤鸟之冠,食者多力。”
读音: diàn sù  
基本释义:1.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范宁 注:“甸,甸师。掌田之官。”
读音: diàn sù  
基本释义:镶嵌于器物的金、银、玉、贝等物的细粒。
读音: dīng shì sù  
基本释义:《管子·山权数》:“还四年,伐 孤竹。丁氏 之家粟,可食三军之师行五月。”尹知章 注:“丁氏,齐 之富人,所谓 丁惠 也。”后以“丁氏粟”为称豪富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