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37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lì qiáng  
基本释义:泛指粉墙。
读音: liáo qiáng  
基本释义:围墙。
读音: tiǎn liè mén qiáng  
基本释义: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
读音: lín nǚ kuī qiáng  
基本释义: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读音: bó lín qiáng  
基本释义:又称“反法西斯防卫墙”。横贯于柏林市中心的水泥墙。总长度为154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市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民主德国管理,苏联派驻军,西部由联邦德国管理,美、英、法派驻军。1961年,民主德国为阻止其公民外流,在交界处筑墙隔离,只留九个过境站。1991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后,该墙被拆除,只留下一小部分供人参观。
读音: lín kōng qiáng  
基本释义:一侧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
读音: kuī qiáng  
基本释义:犹窥 宋。
读音: niú mǎ qiáng  
基本释义:明 代开始有的一种城防工事,设在城外与濠上,有大小铳眼,敌来则击以铳或炮。 遇紧急情况不敢开城门时,一应避难的人牛马之类,皆可暂于墙内收避。
读音: mù lán wéi qiáng  
基本释义:清代皇帝狩猎之处。
读音: lán mǎ qiáng  
基本释义:阻挡人马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