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10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hǐ qián  
基本释义: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时代。 ~考古学。
读音: yǎn qián  
基本释义:1.眼睛前面;跟前:~是一片金黄色的麦田。
读音: yǔ qián  
基本释义:绿茶的一种,用谷雨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
读音: shēng qián  
基本释义:指死者还活着的时候:~友好。
读音: zhī qián  
基本释义:支援前线:~模范。
读音: tóu qián  
基本释义:1.前面:他在~引路。
读音: sì qián  
基本释义:经外奇穴名。
读音: zuó qián  
基本释义:从前。
读音: yù qián  
基本释义:1.皇帝座位之前,代指帝王所在之处。
读音: yá qián  
基本释义:宋 代职役之一。 唐 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 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 初无固定役法。仁宗 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 嘉祐 治平 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 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宋 司马光《论衙前札子》:“臣窃见顷岁国家以民间苦里正之役,废罢里正,置乡户衙前。”《宋史·食货志上五》:“宋 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明 杨慎《艺林伐山·衙前散从》:“宋 代役夫之名,有衙前、散从。衙前,今之内班门子也。散从,今之外班皁隶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