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在中间的组词,共有88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ì tú cè  
基本释义:记录不同地方的地理位置、不同的交通方式和路线,提供人们出行参考的必备资料。
读音: yú lín tú cè  
基本释义: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 时 婺州 等地即曾编造。明 洪武 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 清 光绪 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宋 楼钥《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熙寧 ……自有保甲法,鱼鳞簿是也。”《明史·食货志一》:“洪武 二十年,命国子生 武淳 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清史稿·食货志一》:“寻又丈放 凤凰、岫巖、安东 苇塘约十餘万亩,按地编号,具鱼鳞图册,事在 光绪 末年。”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张士诚 从起兵到败死,前后十四年,城破前他把征收赋税的鱼鳞图籍全部烧毁。”
读音: sān jué tú cè  
基本释义:姚绶的绘画渊源出自赵孟頫以来的文人画体系,此图册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特色。
读音: dì tú xiū cè  
基本释义:为,在已测制的地图上,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对地面变化了的地理要素进行修改和补充。
读音: xú tú liáng cè  
基本释义:慢慢想出更好的计策,就是不能太着急,慢慢来。
读音: jiù wáng tú cún  
基本释义:拯救国家或民族的危亡,谋求生存。
读音: dì tú guǎng gào  
基本释义:广告一次来源于拉丁文“Adverlere”,意为大声说话引起别人注意。
读音: gé tú yì lǜ  
基本释义:改变计谋策略。
读音: lóng tú gé  
基本释义:宋 代阁名。在 会庆殿 西偏,北连禁中,阁东曰 资政殿,西曰 述古殿,阁上以奉 太宗 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官。宋 苏轼《谢吕龙图书》:“龙图阁 老执事,某 西蜀 之鄙人。”《宋史·真宗纪三》:“﹝ 天禧 四年十一月﹞戊午,召近臣於 龙图阁 观御製文词。”宋 王巩《王氏谈录·古器》:“字法参以篆隶,形制不与经典相合,非远古时物,疑 宇文氏 器具,上其事,詔藏於 龙图阁。”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读音: shān gé tú xiàng  
基本释义:也称光栅图像、栅格图形,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