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在中间的组词,共有6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ī shì cāo  
基本释义:琴曲名。相传为 周文王 所作。见 汉 蔡邕《琴操·文王思士》。
读音: chǔ shì héng yì  
基本释义: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读音: dá shì tōng rén  
基本释义: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读音: yīn dān shì lín  
基本释义:1.一种有机染料,有多种颜色,最常见的是蓝色。耐洗、耐晒,能染棉、丝、毛等纤维和纺织品。
读音: gāo shì hú  
基本释义:西湖 的别称。
读音: dōng gāo shì zhuāng  
基本释义:东高士庄为一地名。
读音: zhuàng shì gē  
基本释义:亦称“壮士声”。 战国 末,荆轲 欲刺 秦王,与 燕 太子丹 诀别 易水,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壮士歌”即指此。
读音: xué shì gēng  
基本释义:即羊眼羹。
读音: liè shì gōng jì  
基本释义:2014年3月31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2014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52号公布,《烈士公祭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读音: wǔ shì dào  
基本释义:日本幕府时代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内容是绝对效忠于封建主,甚至不惜葬送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