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6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bǐng xiù  
基本释义:天生秀丽。
读音: bǐng liáng  
基本释义:供给粮食。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虞 不能制,乃遣驛使奉章陈其暴掠之罪,瓚 亦上 虞 稟粮不周。”
读音: bǐng cuì  
基本释义:亦作“禀粹”。天资醇粹。
读音: bǐng gěi  
基本释义:亦作“禀给”。犹禀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年,南部苦蝗,大飢,肃宗 稟给其贫人三万餘口。”《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民失业,归 慕容廆 者甚众,廆 稟给遣还,愿留者抚存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六丁》:“独学舍禀给皆久废,用兵已来,捐貲者率许在籍肄业……雍中人才寥寥,素餐为惭耳。”参见“稟食”。
读音: bǐng jiān  
基本释义:泛指粮饷。
读音: bǐng tuō  
基本释义:禀告官府,请求开脱。
读音: bǐng fù  
基本释义:见“稟復”。
读音: bǐng jiàn  
基本释义:亦作“禀见”。 谓晋谒在上者。
读音: bǐng yì  
基本释义:亦作“禀议”。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读音: bǐng sù  
基本释义:旧时指向衙门控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续记奉天省抢米之大风潮》:“乡董 隋忠,知久必生变,日前遂先至县署稟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