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181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fù mìng  
基本释义:付与使命。 附,通“付”。
读音: fù guó  
基本释义:1.古部落名。分布于今 四川 西部和 昌都 地区。隋 唐 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 大业 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 初为 吐蕃 所并。《北史·附国传》:“附国 者,蜀郡 西北二千餘里,即 汉 之西南夷也…… 大业 四年,其王遣使 素福 等八人入朝。”
读音: fù sāi  
基本释义:边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哀牢夷》:“建武 二十三年,其王 贤栗 遣兵乘箄船,南下 江 汉,击附塞 夷鹿茤。”
读音: fù zēng  
基本释义:科举时代两种生员名目附生、增生的并称。
读音: fù shēng fèi yǐng  
基本释义:比喻盲目附和。
读音: fù fèng  
基本释义:书信用语。犹附呈。
读音: fù zòu  
基本释义:1.附带上奏。
读音: fù zǐ  
基本释义: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掌状,如艾。秋月开花,若僧鞋,俗称僧鞋菊。叶茎有毒,根尤剧,含乌头碱,性大热,味辛,可入药。对虚脱、水肿、霍乱等有疗效。《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附子》:“其母名曰乌头。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读音: fù xué  
基本释义:1.即附学生。
读音: fù xué shēng  
基本释义:明 清 科举时代生员名称之一。 明 洪武 初,生员虽定额,但不久即增广,不拘额数。至 宣德 时,以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各有一定额数。到 正统 元年,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则称附学生员,省称附生。清 代凡童生入学者皆称附生,即秀才。清 福格《听雨丛谈》卷十一:“考此制准乎 明 季之法……其后添置名额,谓之增广生。又益置名额,谓之附学生。盖谓附於庠序,不更膳以廪禄也。”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释社》:“﹝官立社学﹞学生有五等,学生亦曰廪生,一也;增广生,二也;附学生,三也;青衣附学生,四也;社学俊秀生,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