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301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zhú mù  
基本释义:1.竹与树木。《左传·襄公十八年》:“刘难、士弱 率诸侯之师焚 申池 之竹木。”《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 本 南夷,秦 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唐 孟郊《游城南韩氏庄》诗:“清气润竹木,白光连虚空。”
读音: zhú cái  
基本释义:竹子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材料:利用~代替木材。
读音: zhú cūn  
基本释义:亦作“竹邨”。竹林茂盛的村庄。
读音: zhú zhàng huà lóng  
基本释义:比喻得道成仙,亦借指仙人道者。
读音: zhú zhàng chéng lóng  
基本释义: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读音: zhú zhàng máng xié  
基本释义: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
读音: zhú miǎo  
基本释义:竹枝的末梢。
读音: zhú bēi  
基本释义:竹制的杯珓。 占卜用具。在神前问卜,将竹杯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
读音: zhú bǎn  
基本释义:1.较宽的竹片。 古代亦作为刑具,有一定的形制。
读音: zhú bǎn shū  
基本释义:曲艺的一种,说唱者一手打呱嗒板儿,一手打节子板(用七块小竹板编穿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