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7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zhèng shāng  
基本释义:指 春秋 郑国 商人 弦高。秦 师将侵 郑,适 高 入 周 经商,遇 秦 师于 滑。高 以牛十二,谓奉 郑 君之命犒师。秦 师以为 郑国 有备,灭 滑 而还。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周语中》“秦 师将袭 郑 ……是行也,秦 师还”三国 吴 韦昭 注:“郑 商觉之,矫以 郑伯 之命犒之,故还也。”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贩牛之 郑 商,可以退敌师。”
读音: zhèng guó sān liáng  
基本释义:指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个 郑国 贤臣。语本《左传·僖公七年》:“ 郑 有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良为政,未可间也。” 宋 无名氏 《喜迁莺·贺生第三子》词:“古今三絶,惟 郑国 三良, 汉 家三杰。”
读音: zhèng guó qú  
基本释义:中国古代引泾河水灌溉的著名水利工程。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始建于秦王政(即秦始皇)即位当年(前246),历十余年而成。因由水利专家郑国主持,故名。西引泾水,东通洛水,长约150千米。可灌田约19万公顷。现在的泾惠渠就是在此基础上改造完善起来的。
读音: zhèng tú  
基本释义:见“郑侠图”。
读音: zhèng pǔ  
基本释义:1.古地名,郑 之 圃田,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相传为 列子 所居。《列子·天瑞》:“子列子 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杨伯峻 集释:“郑 之 圃田 ……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蹪。”唐 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诗:“列子 居 郑圃,不将众庶分。”明 沉璟《义侠记·解梦》:“郑圃 残蕉,邯郸 一枕,醒后偏縈方寸。”
读音: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基本释义: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 比喻邪扰乱了正。
读音: zhèng zòu  
基本释义:犹郑音。
读音: zhèng nǚ  
基本释义:1.指夏姬。
读音: zhèng nǚ huā  
基本释义:春秋 时 郑文公 妾 燕姞 梦见天使授己兰花,后生 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即以“郑女花”指兰花。清 吴伟业《题孙铭常画兰》诗:“谢 家树好临芳砌,郑 女花堪照洞房。”
读音: zhèng kǒng  
基本释义:经学家 郑玄 和 孔安国 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