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258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xiāo lòu  
基本释义:磨损缺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龟贝积寝,緡繦专用,世代兹多,销漏参倍。”李善 注:“言钱之销磨缺漏,或復三分,或至一倍也。”刘良 注:“谓用钱年代多,则销磨缺漏薄三倍也。”
读音: lòu yǔ  
基本释义:谓泄漏机密。
读音: guà lòu  
基本释义:同“掛漏”。犹遗漏。语本 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两中乡试》:“余再三繙閲,始得之,其他絓漏必尚多也。”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隋书二·经籍志二》:“然史臣自言於旧録之外,更有附入,则有附有否,难辞絓漏之咎矣。”
读音: lóng lòu  
基本释义:古代计时的一种漏壶。铸为龙形,故名。
读音: zū lòu  
基本释义:潮湿渗漏。
读音: quán lòu  
基本释义:指泉流和漏滴的声音。
读音: yí lòu  
基本释义:即漏刻。 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
读音: zhòu lòu  
基本释义:谓白天的时间。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四》:“上素康壮无疾病,向晨欲起,因失音不能言,昼漏十刻而崩。”唐 元稹《春六十韵》:“昼漏频加箭,宵暉欲半弓。”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玉輅天行健,金壶昼漏长。”明 黄溥《闲中古今录摘抄》:“《少保于公行状》载 景泰 七年 西湖 水竭,为公不祥之兆似矣,何不载是年七月间,昼漏当申刻之末,慧星如洗箒状,微见於西方?”
读音: lòu quē  
基本释义:漏脱,缺失。
读音: sān lòu  
基本释义:[出法华文句记] 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