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91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chōu lí  
基本释义:抽取厘金。《清会典事例·户部·直省厘局》:“﹝ 咸丰 ﹞九年奏准,山东省 在 登、莱、青 三府属海口,举办抽釐。”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利权二》:“厥后天下多故,餉无所出,始创为抽釐之法。”
读音: cí lí  
基本释义:祭神求福。
读音: lí cì  
基本释义:整理编次。清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自序》:“因取歷年来存稿稍加釐次,授诸手民。”
读音: lí gé  
基本释义:改革。
读音: gōng lí  
基本释义:公制长度单位,毫米的旧称。
读音: lí mǐ gǒng zhù  
基本释义:压强单位,等于支承1厘米高汞柱所需压力,当汞的密度为13.59651克/立方厘米。
读音: dì lí  
基本释义:谓大地之道。
读音: jiǔ lí  
基本释义:对酒类征收的厘金。《清会典事例·户部·直省厘局》:“光绪 十一年奏准,陕西省 岐山、郿县、蒲城、韩城 四卡,岐山 专收酒釐,郿县 於酒釐外,兼收百货土釐。”参见“厘金”。
读音: lí jú  
基本释义:1.旧时管理征收厘金的机关。 局下设卡,卡又有分卡、巡卡。
读音: lí jīn jú  
基本释义:亦称“釐捐局”。 征收厘金的机关。又名厘局。《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贵州省 设釐金局二十五处。”《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 同治 ﹞十年,直隶省 天津府,改捐输义馆为 天津 釐捐局,抽收百货釐金。”《文明小史》第九回:“有的因为手中提的礼包分量过重,有的因为篮中所买的菜过多了些,按照釐捐局颁下来的新章,都要捐过,方许过去。”沈从文《边城》二:“地方还有个釐金局。”亦省作“釐局”。《清史稿·食货志六》:“是年(咸丰 三年)苏 常 叠陷,丁、漕无收,乃设釐局於 上海,藉资接济。”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粤 西故瘠地,南征军餉,皆挹注於 南(南寧)梧(梧州)两釐局。”参见“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