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02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ìng dǐng mén  
基本释义:唐 代东都 洛阳 城南有三门,其正南名 定鼎门。《旧唐书·武攸绪传》:“攸绪 应召至都,授太子宾客。寻请归 嵩山,制从之,令京官五品以上饯送于 定鼎门 外。”唐 韩愈《送郑十校理序》:“于其行日,分司吏与留守之从事,窃载酒肴,席 定鼎门 外,盛宾客以饯之。”唐 刘肃《大唐新语·文章》:“长寿 三年,则天 徵天下铜五十万餘斤,铁三百三十餘万,钱二万七千贯,於 定鼎门 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清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城……南面三门,正南曰 定鼎门。”参见“鼎门”。
读音: wǔ dǐng shí  
基本释义:列五鼎而食。形容高官贵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
读音: wǔ dǐng hēng  
基本释义:见“五鼎烹”。
读音: jīn dǐng kè  
基本释义:指炼丹道士。
读音: hán niú dǐng  
基本释义:见“函牛之鼎”。
读音: wèn dǐng qì  
基本释义:参见器用部,器皿“周鼎”。
读音: fén yīn dǐng  
基本释义:即 汾 鼎。
读音: huáng yá dǐng  
基本释义:指炼丹的鼎。
读音: lǚ fāng dǐng  
基本释义:西周中期。
读音: wǔ dǐng zhī  
基本释义:生于桑树上的白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