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8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hū yàn  
基本释义:砚台。
读音: qín yàn  
基本释义:琴和砚台等。
读音: qīng tiě yàn  
基本释义:一种珍贵的砚台。 据说是用 于阗 出产的铁铸成。
读音: shí yàn  
基本释义:亦作“石研”。石制的砚台。南朝 梁 江淹《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 宋 太宰 江夏王 义恭 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慈 取素琴石研,义恭 善之。”唐 杜甫《石研》诗:“奉使 三峡 中,长啸得石研。”唐 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端州 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读音: yàn shí  
基本释义:可用来做砚台的石头,也指砚台。
读音: zǐ shí yàn  
基本释义:用子石制成的上等端砚。
读音: táo shí yàn  
基本释义:洮砚是中国名砚之一,取材于甘肃南部的洮河石,墨贮于砚中,月余不涸,亦不变质。
读音: yàn shān  
基本释义: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读音: shāo yàn  
基本释义:1.以火烤煨石砚或烧制陶砚。亦指煨过的石砚或烧制的陶砚。参阅宋米芾《砚史》。
读音: shè yàn  
基本释义:谓充当文书之职。《文明小史》第十七回:“当下 姚文通 便问 胡中立 道:‘听説老同年近年设砚製造局内,这製造局乃是当年 李合肥 相国奏明创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