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652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wǔ dài shí guó  
基本释义:唐以后,在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先后建立政权的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907—960)。同时,在南方和山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政权,史称十国(902—979)。
读音: yǐ yī dāng shí  
基本释义: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读音: dāng shí qián  
基本释义:古代钱币的一种。 币值以一当十。始于 南朝 梁元帝 承圣 元年(552年),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北周 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唐 第五琦 铸 乾元 重宝,亦以一当十。其后除 元 代用钞外,其他各代均铸钱币,但重量、成色各不相同。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崇寧 铸当十钱,始於 陕西 运判 许天启 自 长安 进样,乌背赤仄,请自禁中行用。自此盗铸徧天下不可禁,物价踊贵,商贾不行。”宋 王巩《甲申杂记》:“陈刑部 縝 云:‘荆公 作相时,尝欲作当十钱。’”参阅《文献通考·钱币一》。
读音: shí dàng shí jué  
基本释义:谓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形容作战勇猛。
读音: sān shí gē  
基本释义:犹王兄。三十为“王”字的拆白语。
读音: shí wàn gē sòng  
基本释义:西藏诗圣密勒日巴的诗歌集。
读音: shí yuè gé mìng  
基本释义: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在首都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读音: shí èr gè  
基本释义:
读音: èr shí èr gēn  
基本释义:佛学术语,梵语dva^vim!s/ati^ndriya^n!I。 指于事特有增上义之二十二种法。
读音: gēng shí mǔ tián  
基本释义:《庄子·让王》:“孔子 谓 颜回 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 对曰:‘不愿仕。